博文

"The Fusion of Cultures"

图片
"The Fusion of Cultures" Author: Wu Siyuan Realistic meaning 1. It can provid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society. Different cultures often have their own things that are unique to outsiders (either material, spiritual, behavioral, etc.), which can give rise to or enrich related industry. Things like computers, cars, ships, airplanes, telephones, etc. were all unimaginable to the ancients, and these things were brought by Western culture and created variou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2.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ves can be enriched. In ancient times, people had few pastimes: playing the flute, playing the erhu, singing, playing the guzheng, playing chess, reading, painting, writing poetry, fishing, drinking, growing flowers, and tasting tea, basically that's all. Nowaday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ous Western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piano, violin, guitar, saxophone, etc.),  the invention of various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s video recorder

"Climate war"

"Climate War" Author: Wu Siyuan Global warming is on an irreversible path, and there is not much time left for human beings... To reduce global temperature, the only way is to reduce the carbon dioxide content in the atmosphere - there are two ways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first is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the second is to solidify the carbon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n deep landfill. Unfortunately, the above solutions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achieve: on the one hand, the cost is high, and on the other ha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not united. Note 1: Will things improve after the "artificial sun" comes out? No, because oil and natural gas are not only used as fuels, but also as raw materials for many compounds (such as plastics, fertilizers, synthetic fibers, etc.) and chemical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hot weather will make some areas uninhabitable - this is a global, systemic, no-smoke war, and only the winner will survive. How should t

《气候战争》

 《气候战争》 作者:伍思源   全球气候变热已在不可逆转的路上,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要想气温降下来,只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办法有两个,其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二,把大气中的碳元素固化,然后深度填埋,怎么来的怎么回去。   遗憾的是,上述办法都几无可能实现:成本高不说,关键还不齐心…    注一:人造太阳出来了,事情会不会有所改善?不会,因为石油、天然气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燃料,还是很多化合物(如塑料、化肥、合成纤维等)、化学品的原材料。   注二:不搞工业化可以吗?不行,落后就要挨打。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高温将会使得一些地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系统性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赢者才能活下来。   这场仗应该怎么打?   既然全球气温是自己控制不了的,那么就只能控制好自己生活所在地的气温了。   如何控制?   答案:多种树,提高城市的森林覆盖率。    注一: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温度”、“森林覆盖率”、“温差”、“地表温度”等,都可以找到很多研究报告,介绍从略。   注二:树种方面,应选择树冠宽大、蓄水量大的(最好四季常青)   注三:相应地,还要做好城市的规划(街道的宽度,花圃的大小、深度,楼层的间距,水河湖泊的数量等等)    关于碳的回收,做好垃圾的填埋工作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   一、首先要把垃圾的分类工作做好,这样可以减少一些资源上的浪费。    注一:怎么分类?我认为分两类就够了,一类是含金属与玻璃的,一类是其它的。   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因为金属与玻璃这两样东西对土壤的污染是最持久的,单独出来便于处理、复用(尤其是金属);分类太多、太细的话,没有可执行性——必须要考虑到人(丢垃圾的人和处理垃圾的环卫工)的素质和惰性。   注二:不同类型的垃圾,必须要用不同类型的环卫工人处理(如果都用同一批工人,那么结果只能是混在一起)——这样做也会让民众觉得垃圾分类是在切切实实地执行的,从而保持好垃圾分类的习惯。   二、然后把垃圾填埋好。    注一:这种填埋虽然不深,但是对于碳元素的回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注二:垃圾发电不是一个好的办法,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全文完

《文化的交融》

图片
《文化的交融》 作者:伍思源 现实的意义   一、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同的文化,往往有其自身的,在外人看来是独特的东西(或是物质上的,或是精神上的,或是行为上的等等),由此,便可催生出或丰富相关的行业: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   像计算机、汽车、轮船、飞机、电话等等东西,都是古人无法想象的,而这些东西,又是由西方文化带来并创造出各种就业机会的。   二、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可以更丰富。   在古代,人们的消遣方式并不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差不多了。   如今,各种西方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萨克斯等)的引入;   各种电子产品(如录像机、电视机、音响等)的发明;   各种机动或电子游戏的制作;   各种菜式、食材的进入;   各种建筑、装饰、服饰等的借鉴;   各种思想(科学的、艺术的、文化的、宗教的等等)的碰撞;   ......   三、系统(社会)的稳定性会更高。   丧失学习能力的系统是危险的:你永远不会知道别人的科技文化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然后又会对自身构成什么样的威胁。   封闭的系统,抗风险的能力往往也会比较弱——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找到各种例证,比如某某外来生物对当地的生态构成威胁,某某温室的动物、植物,在被放归自然之后变得不适应。   就社会而言,如果长期封闭,不和外界接触、交流,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变得不堪一击并被时代所抛弃。    注一:封闭的系统(社会)为什么会变得不堪一击?可能是因为已经技不如人了,可能是因为内部的竞争已经变得愈发恶劣、狂热,最终坍塌了。   注二:为什么会被时代所抛弃?可能是因为别人对你有所忌惮(不了解嘛),可能是因为别人想同化你,又或者是对你有所觑觎,凡此种种,都是动手的理由。   注三:文化的交融,并不代表所有的文化(不论好坏)都要学习、吸收或者接受。 文化板块及冲突的现状   文化与文化之间,起冲突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彼此不够尊重、信任;可能是因为某一方具有侵略性,会主动同化或排挤对方;可能是因为一些历史、利益,又或者是种族上的因素...    注一:“尊重”这个概念“挺虚”的,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就本人理解,尊重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基于对对方的了解,发现其可取之处。第二,对于不认可、不接受的地方,即使是批判,也要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   注二:“信

《爱与梦》

 《爱与梦》 作者:伍思源    一、便宜莫贪。   某甲的笔记本电脑有十年八年历史了,每次坏了都找我修,每次我都劝他,硬件是不值钱的,里面的数据才值钱;   某乙过年,朋友聚餐,桌上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舍得派一下红包;   某丙的朋友,偶尔一起吃夜宵,坐了半天,就点两个菜(连茶叶都是自带的);   某丁的公司净利润年过百万,打印机都不买一个,要打印了就上我们公司来蹭。   ——上面的故事,人物身家都是几百万、过千万的。   既然有钱人都那么精明(赚钱不易),那么没钱的人,他凭什么给你好处(项目),请你吃、请你喝呢?答案往往只有一个:骗。或是把人给骗走了,或是把钱给骗走了,或是被人拉下水成了犯罪同伙、替罪羊了(而且骗人的往往还是所谓的老相识,甚至亲戚——花言巧语,大义凛然,令人心动、感动、行动)    注一:有钱人就不会骗人了吗?不是的,而且骗起来往往会更精彩(掌控全局的能力会更强,可调动的资源和人手会更多,法律空子也钻研得足够透彻)   注二:豪爽的人不是没有,有,但是不多。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尽量避免被骗、忽悠,不要贪小便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主动找上门来的合作、投资,更要持警惕心,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布的局可以有多深。   遇事的时候要多想想:过年的时候包个红包都要左思右想包多少钱,有好处的事情,人家为什么要便宜你?   就因为你曾经在这项目上小赚了几次?——本人一同村兄弟就是这样被一个“回报合理”、“颇有心得”的项目骗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的。   就因为他很有礼貌,曾经恭维过你,哥前哥后,总前总后?   就因为他曾经让你占过一点便宜?   就因为他满嘴仁义道德?   就因为大家已经相识了很多年?   就因为他的出身地(伟人的老乡啊)很好?   就因为他的面相很和善?   就因为他经常转发、关注一些正能量的信息?   注三:善良,要先懂得保护自己。因为一点好处(可能仅仅是几顿饭、一瓶水)而最终身陷囹圄的人见得不少——他们蠢吗?不蠢,甚至可以说是精于算计,只是急功近利、贪小便宜得可怕而已。    二、所有的信用,都应该是有额度的(生死之交除外)   这是一点业务经验所得。   试过几次掉进坑里:新、老相识要订货,但是又无法结清之前的货款,急急忙忙、信誓旦旦的,最后发货了,无一例外的都是收不回钱、全款(拖字诀)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有的是存心骗钱,有的则是因为

《文化的自信续篇——源于教育》

《文化的自信续篇——源于教育》 作者:伍思源 前言: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故教育也应因人而异。   在我看来,教育是可以分成两种的,一种是知识技能的教育(其过程一般就是从有教无类再到因材施教),另一种是为人处世的教育(世途险恶,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和脾气,更有其认知的局限性)   有时候你会觉得道理没有什么用,其实想想也该如此,如果道理有用,那么这个世界将会一片和谐:少却战乱、纷扰的同时,亦难以显得安定、喜乐的可贵。   有时候你会觉得道理还是有点用,毕竟,做人(做事),往往就是差那么一丝、一毫,却能影响到最终结果的成败。   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这与财富、年龄、健康、学识、地位、人生意义等因素无关,而是因为人一旦闲下来了就很容易会出事:身体会逐渐变差,大脑会胡思乱想(变得敏感、极端),如果再被人唆摆、煽惑一下,自我感慨一番,就走上歧途了。   有几个闲钱、衣食无忧,最后搞砸了的人见得不少:或是放纵自己把身体给毁了(得了性传染病、醉酒出事、中了毒瘾等等),或是自我膨胀、离经叛道、愤世嫉俗把家人和朋友远离甚至断绝了,或是被骗(一般叫投资)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人总是要上进的(这跟时间有关):自己或身边的人生病了、需要照顾,要用钱;所居住的环境会越来越旧、越来越脏,邻居们的素质也会越来越差(条件好的会搬走,而租户又不一定会有公德心);物价会上涨,想让孩子上个好点的学校,或者找个好点的地方玩玩、吃得好一点,都需要钱,可你兜里的钱却在贬值...   金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对金钱的追求,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   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占据大多数的,但是风气却不一定好。首先,它不是一个“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问题,而是“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问题(见《一点人心》一文);其次,道德,它本身是一个主观相对和不可量化的概念(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可能都不一样,会产生心理落差);然后,人们对法律、法治的期望会比较高(亦容易产生心理落差);最后,即使是好人,从本能上讲,他首先也是自利的。    注:舆论对社会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影响,负面的消息、情绪容易被放大。   可信和可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信跟人品、道德修养有关系,可靠跟能力、实力有关系:可信的人不一定可靠。有些人他人品没有问题,但是经营不善(或是被人骗了、或是方向错了、或是资金经验能力不足等等),就变得不可靠

《一点人心》

图片
 《一点人心》 作者:伍思源 前言:   本文的讨论将会涉及到人性、人心以及人群管治等范畴。   一九年本来是想写一篇有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的(老师都约好了),可是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后来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就搁置了...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有一门叫《思想品德》的课,内容主要是讲道德教育的,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孩子上学之后也有了类似的课程,不过名字已经变成了《道德与法治》——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法治精神已经深入到课堂了。   在我看来,道德与法治(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两样东西:道德,可以降低法治的成本,可以影响到法律条文的制定以及司法的过程(这涉及到犯罪情节、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或内容);法治(法律),是道德约束的具体量化,是社会风气、道德建设的基本保障。    注:法律条文、证据、诉讼程序及成本,甚至是法治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及素质等等都不一定是面面俱到或称心如意的——此所以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由主义的益处:它可以把人的思想彻底解放——这有利于创新,而创新,又有利于提升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整体竞争力,此外,它还能为人的精神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活力(与之相对应的可能会是沉默,文人骚客常称之为“莫谈国事”)   自由主义的弊端:它可以把人的欲望和人性的阴暗面无限放大,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群的集体性的堕落,如社会撕裂(甚至颠覆)、社会风气糜烂、群众安全感缺失、邪教及民粹泛滥、资本操纵一切(包括政治)、资源枯竭及环境恶化等等。    注一: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它本身就是跟道德、法律、法治这些东西(上帝在“造人 ” 之后并没有把这些东西也顺带造了)相抵触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由主义盛行的地方犯罪率会比较高。   注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我们常称之为言论自由——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监督权力、反映民意,亦可以用来发泄情绪、蛊惑人心。   注三: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它往往不能统筹好经济及建设好民生。   威权主义的益处:它可以很高效地维护好社会的秩序(不管是抗战、抗灾、抗疫、抗暴还是反恐)并规划好整体的发展方向。   威权主义的弊端:当权力递减的时候,敏感度会递增——这会导致系统变得封闭和僵化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对权力的监督的缺失(让所有人都人人自危)、对先进思想(管理方法、科学技术、艺术文

"Exploration on the Method of Demonstrating Atheism"

图片
"Exploration on the Method of Demonstrating Atheism" Author: Wu Siyuan Overview: In theory, if a thing does not exist, then you have no way to prove that it does not exist-proof (existence) should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oponents and supporters. As far as ghosts and gods are concerned, the proponents and supporters can say that they (ghosts and gods) are in any dimension or space, or that they are composed of any unknowable material (not even necessarily material). No matter how perfect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the questioners and how advanced the detection equipment is, the proponents and supporters can cope with just one sentence: you don't know yet. Indeed, science has bounds, but the unknown is boundless. As a result, the proponents and supporters of the ghost and god theory can always stand invincible. In this cas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atheism, we cannot proceed directly from the concept of "existence" or "non-existence".

《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方法探究》

《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方法探究》 作者:伍思源 概述: 理论上,一个东西如果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是没有办法证明它是不存在的——举证,本应是提出者、支持者的责任。 就鬼神而言,提出者、支持者们可以说它们(鬼神)处于任意的维度或空间,抑或是由任意的不可知物质(甚至还不一定是物质)组成。不管质疑者们的科学理论有多么完善、探测设备有多么先进,提出者、支持者们,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应付:你还不知道。 的确,科学是有涯的,然而未知却是无涯的。于是乎,鬼神之说的提出者、支持者们总能立于不败之地。既如此,要对无神论进行论证就不能直接从“有无”这个概念着手了。 在侦探学中,有一个叫做“不在场证据”的术语,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去证明案发时他不在场,那么他就可以免罪——他没有犯罪的条件啊。 同样地,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鬼神的不存在,那么就只有从鬼神的形成条件上着手了——这也就是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切入点。 我们首先假定人的灵魂是存在的,在某些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或离世后,可以脱离人的肉体,继而成为鬼魂或神仙——这是一个过程,一个灵魂脱离肉体继而进入其它维度或空间的过程。方法一和方法二,分别论述了外界(自然)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从而达到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目的。 方法一: 由蝴蝶效应可知,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连锁反应。举个例子:一只位于南美洲的蝴蝶,拍一拍翅膀,就可以在两周后的北美洲掀起一场龙卷风——这样说可能会让许多人不解(毕竟,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充斥着龙卷风) 笔者最初也是不解的(感觉很玄:换个角度,人类可不可以单凭意念就实现一切、为所欲为呢?),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的理解有误:“蝴蝶拍一拍翅膀”和“掀起龙卷风”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掀起龙卷风”只是“蝴蝶拍一拍翅膀”后产生的众多可能性结果之一。 为什么会产生(具有众多可能性的)结果? 因为在连锁反应的进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定数(既定事物)和变数(干扰因素:这点非常关键,因为“差之毫厘”往往会导致“谬以千里”) 既然蝴蝶不能通过拍动翅膀而(确切地)掀起龙卷风,那么,人类又有没有可能单凭意念就(确切地)实现一切、为所欲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的脑电波在离开躯体之后只能以

《文化的自信》

图片
《文化的自信》 作者:伍思源 (一)何为文化? 在我看来,对“文化”一词下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几乎可以和任何事物都沾边:汉语文化、汉字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琴棋书画文化、诗酒花茶文化、多元信仰文化;教育文化、校园文化、医疗文化、医院文化、养老文化、殡葬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家居文化、家具文化、旅游文化;环保文化、安全文化、公共文化、卫生文化;科学文化、体育文化、文学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阅读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网络文化... 我们先来看看百科资料对“文化”一词的定义: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注:这个定义的问题比较大。第一,文化不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因此使用“相对于”一词并不恰当,政治和经济也可以形成其自有的文化;第二,“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样的表述过于空泛和笼统(比如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形成条件以及过程,所谓“人类全部”指的又是什么人?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的全部?);第三,“产品”一词应该用“产物”代替,产品具有商业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狭隘),但是文化不一定有。 再来看看《新华字典》、《汉语大辞典》对“文化”一词的定义: 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 注:这个定义也未能差强人意。第一,历史或者文化都是可以倒退的,所以使用“发展”一词并不恰当;第二,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对其分个好坏,赋予感情色彩,那么仅使用“财富”这一正面词语也是不够恰当、不够全面的(像赌博文化、色情文化、毒品文化、同性恋文化、裹脚文化、贿赂文化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财富);第三,如果本条目不使用“财富”一词,而是使用“产物”一词,可以吗?我认为也是不可以的,因为文化是同时具有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两种性质的,故而不应只指其一(同时我认为,单指精神产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的覆盖范围过于广泛,甚至可以说是空泛) 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作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