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人心》

 《一点人心》
作者:伍思源


前言:
  本文的讨论将会涉及到人性、人心以及人群管治等范畴。

  一九年本来是想写一篇有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的(老师都约好了),可是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后来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就搁置了...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有一门叫《思想品德》的课,内容主要是讲道德教育的,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孩子上学之后也有了类似的课程,不过名字已经变成了《道德与法治》——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法治精神已经深入到课堂了。
  在我看来,道德与法治(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两样东西:道德,可以降低法治的成本,可以影响到法律条文的制定以及司法的过程(这涉及到犯罪情节、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或内容);法治(法律),是道德约束的具体量化,是社会风气、道德建设的基本保障。
  注:法律条文、证据、诉讼程序及成本,甚至是法治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及素质等等都不一定是面面俱到或称心如意的——此所以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由主义的益处:它可以把人的思想彻底解放——这有利于创新,而创新,又有利于提升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整体竞争力,此外,它还能为人的精神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活力(与之相对应的可能会是沉默,文人骚客常称之为“莫谈国事”)
  自由主义的弊端:它可以把人的欲望和人性的阴暗面无限放大,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群的集体性的堕落,如社会撕裂(甚至颠覆)、社会风气糜烂、群众安全感缺失、邪教及民粹泛滥、资本操纵一切(包括政治)、资源枯竭及环境恶化等等。
  注一: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它本身就是跟道德、法律、法治这些东西(上帝在“造人之后并没有把这些东西也顺带造了)相抵触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由主义盛行的地方犯罪率会比较高。

  注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我们常称之为言论自由——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监督权力、反映民意,亦可以用来发泄情绪、蛊惑人心。
  注三: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它往往不能统筹好经济及建设好民生。

  威权主义的益处:它可以很高效地维护好社会的秩序(不管是抗战、抗灾、抗疫、抗暴还是反恐)并规划好整体的发展方向。
  威权主义的弊端:当权力递减的时候,敏感度会递增——这会导致系统变得封闭和僵化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对权力的监督的缺失(让所有人都人人自危)、对先进思想(管理方法、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等)的学习构成障碍、现行政策存在不足或不合时宜的时候很难会有人主动作出改变、不利于民智开化及民心团结等等。
  注一:封闭的产生可以是主动的(如闭关锁国),也可以是被动的,因肤色、种族、生活习惯、审美、意识形态或信仰等因素而产生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甚至是不可调和的。
  注二:公职人员的终身制(注:终身制与平均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助于解决因敏感度递增而导致的系统封闭和僵化问题——尽管这可能会导致不作为现象的出现(这点用容错及奖惩机制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注三:除却封闭,不利于民心团结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某些欠缺温度的民生政策、某些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某些“神不知鬼不觉”的公共或国有资源资产的转让或利用,再或是某些被滥用的人事选调、选拔...

  题外话:教育和医疗的市场化(从业人员非终身制),对于民生来说是一场灾难。
  第一,市场化下,强者越强,优质的资源最后只能惠及少数有钱人。
  第二,资本的逐利性,往往会使其从业者失德,而教育和医疗又往往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此其一;某些民生所需的医疗项目或某些社会发展所需的研究项目、科目,资本不一定会触碰,因为它可能是微利甚至是亏本的,此其二。
  第三,没有“关系”的老实人,会静不下心来做事、做研究并且害怕担责,进而影响服务的质量或科研水平(在权力的主导下,决定老实人去留的,不一定是能力,更有可能是所谓的“关系”)
  第四,攀附“关系”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第五,从业人员完全丧失了对权力“说不”的能力,只能成为权力的附庸。


  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占据大多数的,同时,坏人也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在人的欲望和人性的阴暗面面前,不存在完美的人群管治制度——唯有长治,方可久安。


起因:
  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有说是有业主投诉小区内的车位停车费涨价了一元,也有说是不允许小区保安再继续收取非路面车位的停车费,众说纷纭,反正就是,保安不能再通过收取车位停车费以应付日常的开支),小区的保安撤走了——这个具有二十年历史、五百个单元的小区,忽然之间没人管理了。

  没人管理之后,问题就接踵而来:业主及外来人士们的车辆乱停乱放,造成出入不便及留下安全隐患(消防通道被占);为抢占车位而吵架甚至是互相损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不明人士(盗贼、收废品、派广告等人员)的出入增多;环境及卫生越来越差...

  有见及此,业主们就打算先弄一套门禁系统以管制外来车辆及闲杂人员——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系统是需要人看管和维护的,这就涉及到聘请保安的问题了。
  聘请保安又涉及到发工资和出险等问题,那么,究竟是谁聘请?工资又从何而来呢?
  这些问题在咨询社区之后,得到如下回复:建议我们成立业主委员会(业委会),然后以业委会这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主体制定小区的管理规则、聘请相关的人员及筹措经费(途径包括收取车位停车费、物业管理费、广告费等)

经过:
  从三月份开始,到十二月份结束,经历了大约九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经历了从筹备到宣传动员,到业主信息登记,到再宣传动员,到业主信息核验,到召开业主代表会议,到再宣传动员,善后等一系列事情。

结果:
  失败,原因有二:
  其一,支持成立业委会的业主虽然人数已经过半(面积应该也过半),但是考虑到投票率的问题(几乎要全员回来参与投票),后续的工作就放弃了。
  其二,小区有一定的空置率(找不到业主)——这是最让人沮丧的地方,日后即使成立了业委会,如果有什么重大的决策(如涉及到收费的)需要进行投票,那么赞成的比例也要超过三分之二(能联系到的业主几乎要全员赞成),等于说,即使勉强成立业委会了,将来也会是个摆设,没有资金运作。


回顾:
  虽然业委会最终并没有成立,但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还是值得回顾、总结一下的。
  注一:小区有500个单元(数量不多也不少)和20年历史(不算老也不算年轻),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以本地人为主,外地人也不少。
  注二:小区有约20~30%的单元是联系不到业主的(业主旅居港澳甚至国外的、不在这边常住的、出租的、单位房、毛坯房等等),空置(找不到业主)率我们算25%,即,实际上知道要成立业委会这件事的业主大约有375人(单元)
  注三:在筹备小组的成员当中,本人是读书比较多的一个,所以所有的宣传文案、大部分的资料登记及接待工作都是由本人完成(登记册也由本人保管)


  一、如果一定要把人分个好坏,那么,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占据大多数的。
  在本次成立业委会的过程中,持绝对支持态度的业主有270户(签名、电话、房产证号、门牌号、身份证号齐全的),持一般支持态度的业主有20户(登记资料不齐全:懒于取证件的、对信息安全比较敏感的、房产证被抵押或不在自己手上的等等)
  我们可以把上面这290户人称之为好人,原因有二:第一,他们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交出自己的信息;第二,业委会成立之后有可能会收取他们的钱财(停车费或物业费)——这是继续讨论下去的大前提。
  得出的好人比例就是:290/375=77%。
  注:筹备小组的成员有12人,其他热心公益的业主也有8人,合计占比5.3%。

  坏人是切实存在的,表现如下:
  犯罪分子:高空砸物并造成车辆损坏的(一户)、损坏车辆的(四起,不同位置,包括整车四周刮花和暴力破坏)、家暴的(一户)
  有犯罪倾向的:在业主群发布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一个,可能会和上面的样本重叠)、觑觎业委会成立基金的(一个)

  怀有恶意的:不支持业委会的成立并辱骂、恐吓筹备小组成员的(三户)——这些人在社会上摸滚打爬了多年,自以为洞悉了一切并对其他人或事物持有恶意的态度。
  得出的坏人比例就是:11/375=2.9%。

  剩下的就是一些比较冷漠或持反对态度的业主了,占比约20.1%。


  二、相由心生是错的,人不可貌相是对的。
  在本次成立业委会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面孔:有些看似凶恶、不太友善的业主,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业委会的成立;有些看似面善、挺好说话的业主,最终却并没有选择支持业委会的成立。
  注:比如同梯的某住户,人看着还挺不错,平时见了面也会打个招呼、闲聊几句什么的,但是要说到掏钱修防盗门、成立业委会,就连影子都没了(拿钥匙的时候倒是积极——在利益面前,人是可以不要脸的,就在你的面前,当面)

  本人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也是这样:看似敦厚、老实的工人,和你一起畅聊工作、音乐和兴趣的同事,不查监控你都不知道他们是內盗;分属两个不同公司的、斗得火热(闹着要打官司,当然,都是假象来的)的两个人,居然是串谋在一起损害一方公司利益的。
  ——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都可以是人家特意让你看到和听到的。

  题外话:你很难看清一个人(故而古人才有“盖棺定论”的说法),因为现实生活会让大多数人都伪装得很好,剩下的,还有可能是故意不伪装的——这还都是很表面的,有些人为了利益,甚至会用一些或明或暗的方法以隐藏或抬高自己,又或是伙同、蒙骗其他人以配合他的表演进而误导或诱导旁观者。
  看事情倒是要容易一些:看最终谁得益。因为不管当事人如何表演,或声泪俱下,或扭扭捏捏,或惺惺作态,或一本正经,或装腔作势,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所以看最终利益的分配情况往往才能看透一件事情。

  以下内容流于表面(因为这真的是很低级,而且也很容易学),仅供参考:
  话多的、紧追不舍的人不可信——话多,不管它有没有道理,都会让你感到疲惫;紧追不舍,可以挤兑你的思考时间;通过对话时的语气,可以让你感受到他特意表达出来的诚意或愤怒,如果你平时是个好好先生,不太喜欢拒绝人,半推半就,就上当了。
  注:什么是诚意?比如殷切地应答“好”、“好的”,“等你好消息”,“太好了”等等。

  常予人小恩小惠的人不可信——真正慷慨仗义的人,他要做好事,是绝对不会像哄小孩那样随便送东西(请吃喝)、给好处人家的(有钱人就更加不用说了,精明得很),这么做,通常是为了笼络人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和树立形象。熟人是好作案的:知根知底、扯不清的缘由或主动被动、隐藏或销毁证据还容易。

  喜怒无常(经常因为某些事而表现得高兴,又因为某些事而表现得愤怒)、装腔作势(喜欢上纲上线、大谈道德,说话突然提高音量的)、夸夸其谈(善于画饼、勇于保证)、谄媚阿谀的人不可信——这些人已经是戏精上身了,可以做到按需表演。



  三、人心是需要经营的。
  信息传递的渠道要多元化和畅通。
  最开始的时候,要成立业委会这件事,只有少部分业主知道(仅靠群众的口头宣传和一个小业主群,人数维持在一百人左右),筹备小组成立之后,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包括派传单、拉横幅、张贴二维码、张贴海报等等),一下子就让小区内所有在住的人都知道要成立业委会这件事了。

  组织者要有立心为公的思想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很多人会怀疑你成立业委会的目的是为了日后好收钱——这个嫌疑你是洗不掉的,唯有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收了多少钱(捐款),要公布;用了多少钱、用在什么地方,也要公布(它不是那种拍完照就撕掉的公布,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和可追溯的),公布了,还要经得起群众的质疑。在面对群众质疑时,只有立心为公才能坚持下去(无欲则刚嘛)
  整个过程,是需要有人牺牲的,比如时间、金钱、物资、安全感等等,如果你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么是不会有人信服和响应的。
  注:群众的监督只是其中的一个监督方向,不是全部。

  民智的开启非常重要。
  只有民智开启了,你的行为才能够得到(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很多人是这样子的:你张贴的海报、告示,派送出去的传单,他们不会去看,有什么疑问了,才一个一个地找你;有什么想法了,不会拿出来讨论,私底下更喜欢相信阴谋论(圈钱);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倾向于道德,而不是规则(筹备小组的发起人,就是因为行为不符合道德而被群众轰下台:在无规则、人人都霸占车位的情况下,他也这么干了——那阵子,我总是想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
  多元化和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理性和开放的讨论环境,对于民智的开启非常重要。
  注一:一个人的智商可以很高,一群人的智商有时候反而会很低——这跟每个人的社会经历、身处地位和生活习惯(是否善于思考)有关,亦跟人群组织者的宣传有关。要阻止一群人思考,你可以闭上他们的耳目,也可以调动他们的情绪,二者皆不可取也。
  注二:民智开启之后,自吹自擂、谄媚阿谀的人就没有市场了,如此方能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吧。


  合理的规则、高效的执行力非常重要。
  业主群本来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地方,所以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有:打广告的、分享各种笑话或视频的、转载各种心灵鸡汤或药方的、吵架的等等等等,使人不胜其烦,人数只能维持在一百人左右。第二任管理员上来之后,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则:按次记录违规信息,记满额定次数后则移除出群,出群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方可再次申请加入,如是这般,业主群的人数就稳定地发展到四百多人了。
  注:当你真正管理起人的时候,才会发现,每个人都可以是爷(不论年龄性别美丑),各种钻空子、各种狡辩(撒泼),最后甚至会倒逼你把规则完善和升级——这就要求规则的制定者,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和较强的文字把握能力。

  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包括各种意识形态)
  拿道德大棒把第一任管理员(也就是业委会的发起人)轰下台的人,在第二任管理员上台之后不久就被踢走了,原因有二:第一,你是不可能争取到他手中那一票的(此人特别善于“建言”,却不支持业委会的成立,宣称要靠道德和自觉管理好小区);第二,他的言论会迷惑群众,拖慢业委会成立的进程。
  有人说这个管理员不民主、独裁,他也说的很直白:业主群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成立业委会以管理好小区,你不支持,不投票(或离开)便是,但是不能发表反对的言论——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又或者说,愿意思考的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跟风);业主群是筹备小组的成员发起的,我们有权决定任何一个成员的去留。后来还真有两个业主自行离开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业主群人数的稳步增加和后期的支持率。
  注一:民主是民意的具体量化(也是笼络人心的利器),但在本人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人数少的时候,你可以拉票(请吃饭的、送钱送礼的、安排好处的,甚至还有恐吓、威迫的),人数多的时候,你一样可以通过筹集资金、控制媒体等方式拉票。这种形式,其实在西方也是一直存在的,比如枢机就是由教皇直接指派的,而教皇又是由枢机秘密选出,类似的还有帝国往殖民地指派总督等等——都是自己人,过场也就可以免了。
  注二:当民主被人的欲望(如上所述)、财阀、低智、暴力、民粹主义、理想主义、种族主义,又或是外部势力等因素所裹挟时,它就会变成坏的东西——而且这很难避免(所带来的问题可参考前面“自由主义”部分的内容)
  注三:理论上,一个政策的制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最后能够和而不同地表决,还是能够降低出错或腐败的几率的——这要很理想才行:首先,参与者的智力、阅历或能力要相近(否则效果可能还不如“力排众议”);然后,参与者的数量要适当(数量越多,腐败的难度就越大);最后,大家还得同心同德(这有别于强调私利的民主思想)
  注四:西方的意识形态是深受基督教(确切来说是犹太教)影响的(详见《基督教的没落与堕落》一文),表面上很美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纵观其发展史,也不过是为了维护其种族(犹太人)及教徒的利益——此所以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


  题外话:有次和一位极力推崇西式民主的朋友聊天,谈到西式民主的好处时建议我了解一下苏联解体之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大概是想拿俄罗斯来做反例吧),于是本人就按政治体制和宗教信仰分类做了一些统计,然后就有了下表:

  启示: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经济增速的表现会更好(就总量增速而言,排名前八的国家有六个是总统或半总统共和制,就人均增速或具体数值而言,则均有五个);宗教信仰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比较离散,但是如果单论人均GDP的具体数值,则基督教阵营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伊斯兰教——当中的差异应该跟人口密度、经济结构和政局状况有关。
  其实,西式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失灵的地方是不少的,比如南亚、中东、非洲、南美,不过他们往往会把原因归咎于种姓制度、宗教信仰、智商、毒贩...不走西式民主,而又取得经济成就的国家,也是有的,比如儒家文化圈里面的几个:中国(儒道法)、日本(天皇)、新加坡(李氏家族)

  人心需要善的引导。
  在宣布业委会成立失败之前,邻里之间的气氛是很友好的:有车主没关灯关窗啊、有陌生人来访啊、找个宠物啊、问个事情啊等等,邻里之间都会互助一下;在宣布业委会成立失败之后,有些业主就开始互相抱怨、指责了(觉得人人都是自私的,比如:霸占车位的人肯定不会支持业委会成立啦【其实筹备小组就有几个人是霸占车位的】),邻里之间的气氛也就逐渐变得差劣和冷淡。
  人心是需要引导的——这可能跟羊群心理有关:如果有人带头做好事了(比如筹备小组及各位热心业主的工作),那么整个社会的社交氛围都会好起来,反之亦然(而且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人人都有一张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还喜欢起哄、泄私愤)。从这点来看,“人之初,性本善”、“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四、所属居委会的表现是不及格的。
  业委会的成立,居委会是有责任组织和发动的(这点在指导文件里面有写明),然而他们却玩起了文字游戏:你们要先有20%的业主登记、签名了我们才会介入——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你会不会把自己的资料(如手机、身份证号码等)交给一个陌生人?
  你们不上门协助登记这个可以理解(工作量有点大),找个时间驻点总是可以吧?面对我们的质疑,接待员的回复也是让人叫绝:我现在不正是在组织吗?他指的是邮寄了一份指导文件和表格给我们,还有解答了我们的问题...

  当筹备小组辛辛苦苦找来过半业主的签名后,事情就到下一步了:业主信息核验。为什么要核验(正常是没这步骤的)?因为居委会在业主信息登记的时候没有参与进来,你提供的资料他们不相信啊。核验方法也是够可以的:在他们的上班时间,已登记、签名的业主携带房产证和身份证等资料前去居委会核对——这可真的是要扶老携幼才行。
  面对这个问题,筹备小组想到了两个解决办法:第一,找居委会的上一级(街道办),让他们向居委会施压,让居委会派人驻点核验业主信息;第二,约上一众业主,直接去居委会施压。最终我们选择了前者。
  街道办方面还是很好说话的,我们甚至还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他们就说可以派人协助一下了,不过居委会那个接待员就真的是恶劣——在他明知道我们打过招呼(上级同意)的情况下,依然回绝了派人驻点这个提议。没有办法,只好骂街了,最后扯到纪委,要把他的直属领导扯下来他才蔫了。
  注一:上述流程不是由该接待员决定的,应该是本地的惯常做法。
  注二:没有打零分,是因为他们平时也会干点人事:协调一下邻里之间的事情啊、修个花圃啊、张贴一下民生相关的告示啊、整理一下小区的卫生啊等等,也就这样了。
  注三:在面对官员的时候,百姓几乎是无计可施的——首先你要对政务和文字比较熟悉,其次,即使阎王再好说话,小鬼也是难缠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多站在民众利益和实际操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明确责任和设立畅通的可投诉、可追溯机制。
  注四:街道办方面是有编制的,居委会的那个接待员应该是没有编制的,不过有些人就是这样子,得到一点权力之后就开始忘乎所以、摆起架子来了。



  不作为好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比如说食品安全,我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什么部门会对市场里面的东西进行检验(偶有见报,也只是一年一次,检查一下菌落什么的,很粗略,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又比如装修材料,高发的白血病小孩,也不见得有什么人会去检查各装修材料厂、市场或门店。
  是因为太安逸了吗?还是要改变现有的部门框架、人事编制太难?
  其实问题解决起来可以很简单,多增设一些人手、检验设备,再拟定一下相关的抽检规则、奖惩条例就可以了...


全文完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气候战争》

《基督教的没落与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