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9的博文

《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方法探究》

《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方法探究》 作者:伍思源 概述: 理论上,一个东西如果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是没有办法证明它是不存在的——举证,本应是提出者、支持者的责任。 就鬼神而言,提出者、支持者们可以说它们(鬼神)处于任意的维度或空间,抑或是由任意的不可知物质(甚至还不一定是物质)组成。不管质疑者们的科学理论有多么完善、探测设备有多么先进,提出者、支持者们,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应付:你还不知道。 的确,科学是有涯的,然而未知却是无涯的。于是乎,鬼神之说的提出者、支持者们总能立于不败之地。既如此,要对无神论进行论证就不能直接从“有无”这个概念着手了。 在侦探学中,有一个叫做“不在场证据”的术语,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去证明案发时他不在场,那么他就可以免罪——他没有犯罪的条件啊。 同样地,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鬼神的不存在,那么就只有从鬼神的形成条件上着手了——这也就是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切入点。 我们首先假定人的灵魂是存在的,在某些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或离世后,可以脱离人的肉体,继而成为鬼魂或神仙——这是一个过程,一个灵魂脱离肉体继而进入其它维度或空间的过程。方法一和方法二,分别论述了外界(自然)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从而达到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目的。 方法一: 由蝴蝶效应可知,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连锁反应。举个例子:一只位于南美洲的蝴蝶,拍一拍翅膀,就可以在两周后的北美洲掀起一场龙卷风——这样说可能会让许多人不解(毕竟,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充斥着龙卷风) 笔者最初也是不解的(感觉很玄:换个角度,人类可不可以单凭意念就实现一切、为所欲为呢?),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的理解有误:“蝴蝶拍一拍翅膀”和“掀起龙卷风”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掀起龙卷风”只是“蝴蝶拍一拍翅膀”后产生的众多可能性结果之一。 为什么会产生(具有众多可能性的)结果? 因为在连锁反应的进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定数(既定事物)和变数(干扰因素:这点非常关键,因为“差之毫厘”往往会导致“谬以千里”) 既然蝴蝶不能通过拍动翅膀而(确切地)掀起龙卷风,那么,人类又有没有可能单凭意念就(确切地)实现一切、为所欲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的脑电波在离开躯体之后只能以

《文化的自信》

图片
《文化的自信》 作者:伍思源 (一)何为文化? 在我看来,对“文化”一词下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几乎可以和任何事物都沾边:汉语文化、汉字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琴棋书画文化、诗酒花茶文化、多元信仰文化;教育文化、校园文化、医疗文化、医院文化、养老文化、殡葬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家居文化、家具文化、旅游文化;环保文化、安全文化、公共文化、卫生文化;科学文化、体育文化、文学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阅读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网络文化... 我们先来看看百科资料对“文化”一词的定义: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注:这个定义的问题比较大。第一,文化不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因此使用“相对于”一词并不恰当,政治和经济也可以形成其自有的文化;第二,“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样的表述过于空泛和笼统(比如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形成条件以及过程,所谓“人类全部”指的又是什么人?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的全部?);第三,“产品”一词应该用“产物”代替,产品具有商业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狭隘),但是文化不一定有。 再来看看《新华字典》、《汉语大辞典》对“文化”一词的定义: 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 注:这个定义也未能差强人意。第一,历史或者文化都是可以倒退的,所以使用“发展”一词并不恰当;第二,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对其分个好坏,赋予感情色彩,那么仅使用“财富”这一正面词语也是不够恰当、不够全面的(像赌博文化、色情文化、毒品文化、同性恋文化、裹脚文化、贿赂文化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财富);第三,如果本条目不使用“财富”一词,而是使用“产物”一词,可以吗?我认为也是不可以的,因为文化是同时具有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两种性质的,故而不应只指其一(同时我认为,单指精神产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的覆盖范围过于广泛,甚至可以说是空泛) 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作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