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信》

《文化的自信》
作者:伍思源


(一)何为文化?

在我看来,对“文化”一词下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几乎可以和任何事物都沾边:汉语文化、汉字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琴棋书画文化、诗酒花茶文化、多元信仰文化;教育文化、校园文化、医疗文化、医院文化、养老文化、殡葬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家居文化、家具文化、旅游文化;环保文化、安全文化、公共文化、卫生文化;科学文化、体育文化、文学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阅读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网络文化...

我们先来看看百科资料对“文化”一词的定义: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注:这个定义的问题比较大。第一,文化不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因此使用“相对于”一词并不恰当,政治和经济也可以形成其自有的文化;第二,“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样的表述过于空泛和笼统(比如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形成条件以及过程,所谓“人类全部”指的又是什么人?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的全部?);第三,“产品”一词应该用“产物”代替,产品具有商业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狭隘),但是文化不一定有。

再来看看《新华字典》、《汉语大辞典》对“文化”一词的定义:
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
注:这个定义也未能差强人意。第一,历史或者文化都是可以倒退的,所以使用“发展”一词并不恰当;第二,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对其分个好坏,赋予感情色彩,那么仅使用“财富”这一正面词语也是不够恰当、不够全面的(像赌博文化、色情文化、毒品文化、同性恋文化、裹脚文化、贿赂文化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财富);第三,如果本条目不使用“财富”一词,而是使用“产物”一词,可以吗?我认为也是不可以的,因为文化是同时具有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两种性质的,故而不应只指其一(同时我认为,单指精神产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的覆盖范围过于广泛,甚至可以说是空泛)
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作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等。
注:在定义“文化”一词的时候,没有必要把文化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的状态再表述一番(比如存在什么什么遗址、遗迹或遗物,又或者是通过分析得知其时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用具、技术或工艺),然后告诉大家:这也是“文化”——这显得有点多余,因为本质是没变的,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定义“面包”一词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它馊了(又或者是干瘪、发霉、被人啃了几口)之后的状态再表述一番,然后告诉大家:这也是“面包”。
三、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水平 | 学~。
注:如果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很高,那么他掌握的可能就不会是“一般知识”,所以本条目还需要修改、扩充一下;“学文化”这种说法是不够严谨的,不应该被列举(我们可以说“学知识”、“学技能”,但是不可以直接说“学文化”,文化是一个比知识、技能更为高层次、更为广泛和更有内涵的概念)

综合前面既有文化的分类以及原有各方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再加上本人的理解,我认为“文化”一词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
一、既定范围内,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或创造出来的各种精神及其相关的物质产物之和;特指对个体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出需求较强和要求较高的部分文化,如政治文化、科学文化、教育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等。
二、系统的知识或技能,与道德修养的相结合;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水平 | 有~的人 | 学点~。


下面是本人对文化特征进行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文化既是物质的产物,也是精神的产物。
物质的产物(下简称物质产物)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物质产物(比如阳光、空气、山石、河流、土壤、动植物等),一种是人造的物质产物(比如塑料、房子、家具、衣服、汽车、计算机等)
精神的产物(下简称精神产物)在我看来也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精神产物(一加一等于多少?脑海里的答案“二”就是直接的精神产物),一种是间接的精神产物(脑海里的答案“二”,可以通过人的精神去支配其肉体,然后以手写、口述或打手势等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表达的过程以及结果,就是间接的精神产物)

下面我们把两种物质产物和两种精神产物的关系分析一下。
关系一:“自然的物质产物”是“直接的精神产物”产生的基础条件以及载体——自然的物质产物孕育和滋养了人类,而人类的肉体(主要指脑部和各种感觉器官)又使得精神及其活动的产生成为了可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物质产生了精神。
关系二:“间接的精神产物”的产生需要依赖“自然的物质产物”(比如人的肉体、树木、石油、矿石、水、空气、泥土等)
思考:如果动动脑子写出来的书籍算是“间接的精神产物”,那么,动动脑子做出来的工艺品、劳作物又算不算“间接的精神产物”呢?应该是算的,否则就是双重标准了。
关系三:“人造的物质产物”的产生需要“直接的精神产物”去驱动——仅仅是驱动,并不能直接实现(有些植物人是有精神活动的,但是并不能说话、行事或活动,此外,要造出某件物品,还需要其它的自然或人造的物质产物作为原材料)
思考:想象一下,电脑不安装驱动程序会是什么样子?连系统也进不了。人的肉体,如果没有精神(或精神无法、无意)去刺激、驱动,那么也是无法活动的。
关系四:“间接的精神产物”包含“人造的物质产物”,所谓“人造”,其实就是人类在精神活动的驱使下,身体力行地去制造或创造出各种产物的过程。
思考:有没有什么驱动人类肉体的精神活动是不会产生“人造的物质产物”的?很多,比如:握手、排队、弹琴、驾驶、管理、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间接的精神产物”。

四方关系如下:自然的物质产物(自然环境及资源)——》自然的物质产物(脑部和各种感觉器官)——》精神(知觉、记忆、意识和思维的有机结合)——》直接的精神产物——》自然的物质产物(可运动器官及各种原材料)——》间接的精神产物(具体的行动、行为及其相关的产物,如握手、舞蹈、教育、书籍、工艺品、劳作物等)
注: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分类以及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描述,都是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暴)的,因为不同的环节都会有所迭代和互相影响(像信仰、道德、理想、知识等深存于心的高级精神产物,其形成的过程就复杂得多了)
综述:文化的形成、产生,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作用。


【二】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的实例可以有好坏之分。
所谓“中性的概念”,严格来说,所有的“概念”(包括“文化”)其实都是中性的,它不过是人类为认知各种事物而对其所作的抽象和概括——这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其结果(即某个具体的概念)自然也就不会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了。

所谓“实例”,即某种具体的文化,比如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筑文化。
注:实例化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确定其讨论范围的过程。
确定文化讨论范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根据时间或时间段去确定(如历史文化、三国文化、唐朝文化、当代文化),根据地域或空间去确定(如中国文化、黄河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根据人类行为或其相关的产物去确定(如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汉字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根据人群或人种、族群去确定(如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苗族文化、陈氏文化)等等。

所谓“可以有”,即“可以无”——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被分个好坏。
在讨论一个文化的好与坏之前,你得先有一个或一套衡量的标准(否则将会陷入虚无主义),然后把这个或这套衡量标准成功地施加到该文化上面(这又要视乎该文化的讨论范围了),二者不可缺其一。
注一:衡量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从道德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利害的角度出发(我倾向于后者,因为道德是主观相对而不可量化的,而利害则是客观绝对而可以量化的)
注二:有些文化是无法被施加衡量标准的,比如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黄河文化、当代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的讨论范围(历史、传统、黄河、当代、民族),即使不光看字面意思,往深一层想,也是谈不上有无道德或者是有无利害的(又或者即使有,也是两种都有,轻重不明,以至于我们无法只取其一)

文化的好与坏,其衡量标准又是如何制定的?
思路:文化的主体是人(严格来说是人群,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如果从利害的角度出发,那么,有利于人的文化,就是好的文化,反之,则是坏的文化。
具体的标准,我认为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文化的存在或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稳定或进步,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文化,反之,则是一个坏的文化。
思考:好的文化有哪些?比如汉语文化、汉字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科学文化、环保文化、卫生文化;教育文化、医疗文化、养老文化;农业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体育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等等。
思考:坏的文化又有哪些?比如强奸文化(印度)、毒品文化、赌博文化、暴力文化、色情文化、同性恋文化(反人类)、裹脚文化(中国古代)、贿赂文化等等。
思考:好的文化,越发达就越好吗?我认为这是一个“时机”和“度”的问题。
比如环保文化,过早或过分地强调环保文化,那么可能会影响到经济(事实上,经济越是落后的地方,环境污染往往会越严重——治污能力不足是肯定的,更糟糕的是还要收纳各种外来垃圾以求生存和发展)
又比如教育文化,教育越普及,人群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的出生率就越低。
再比如科学文化,虽然说落后(主要指科技)就要挨打、就要遭人欺压或掠夺,但是它的发达往往又会带来各种环境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温室效应、超级细菌或病毒爆发等【这些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如法治文化,过于文明或宽松的司法、执法,又会有损法律的威严,甚至使其沦为助纣为虐的工具。


【三】文化没有类比性,只有同比性。
没有类比性:比如饮食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它们之间能够进行互相比较吗?显然是不能的,这些文化实例的讨论范围根本不一样。
只有同比性:有无,强弱,长短,进退——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比较而得出的。以饮食文化为例,同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就要比西方国家的发达和强大得多,比如进食时所使用的餐具,筷子就比刀叉更有优势和更有内涵:

1、更能锻炼人的手部肌肉。
2、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协调能力。
3、更能锻炼人的视觉系统(需要专注的视力)
4、更容易可得的制作原材料。
5、更低的制作成本。
6、更慢的热传递速度(不易烫嘴)
7、更安全。
8、更灵活和更强的适应性(像豆类、鱼肉、面条、青菜等食物,用刀叉就不好处理)
9、更多的功能(食材的预处理,有时也用作支架,亦可用于按摩、刮痧等)
10、更容易清洗。
11、更易于存放和摆放(几乎不占地方)
12、更方便(一只手足矣)
可以说,除了红肉的切割功能(中餐是在后厨处理),刀叉是全面落后于筷子的。
注一:饮食文化包含食材、工具、做法、菜式、时节、功效、调料、餐桌、餐具、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而筷子的内涵,则可由其名字、外形、材质等因素延伸而出,比如:早生贵子(名字的谐音)、感情长久恩爱(双木成林,成双成对)、天圆地方(一端方形,一端圆形)、天地人和(执拿筷子的姿势)、七情六欲(长度为七寸六分)、阴阳合一等等。
注二:“长短”和“好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坏是对人而言的(对人群有益,或者是有害),而长短则是对同类文化而言的。


【四】文化与文化之间,可以存在着包含或者交集的关系。
包含关系:比如历史文化包含三国文化、汉唐文化(按时间),中国文化包含黄河文化、岭南文化(按地域),饮食文化包含餐桌文化、筷箸文化(按内容)——这纯粹是由文化的讨论范围决定的。
交集关系:比如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通过调节饮食也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在校园范围内也会有体育活动)、汉字文化和日本文化(部分汉字已经融入到了日本的文化)——事实上,文化与文化之间往往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文化是动态的。可以存在,也可以消亡;可以发展,也可以倒退;可以传承予子孙,也可以转移或输出至他方——这一切都是取决于文化的主体:人群。
注:人类是具有学习和模仿能力的,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当一个事物有益或有利于人群的时候,它就会被学习和模仿,继而形成相关的文化,反之,则会被抛弃(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




(二)何为自信?

所谓“自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这是一种人心里面的良好感觉,其产生条件(或者说形成因素)可以有很多,比如:

情感类:团结的族人、温暖的家庭、情深的恋人、仗义的朋友。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个体如果能够在生活或工作上得到身边的人的支持,那么就可以活得更有安全感一些,而且做起事来也会更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一些。
物质类:雄厚的资产、稳定的收入。物质上的独立,衣食住行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在此基础上再去做其它事情(比如建立功名、成就事业),也就更能放得开一些,成功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
能力类:出众的能力、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广泛的阅历。除了物质基础,能力、知识、经验、阅历,这些都是成事的关键因素。
身体类:健康的体魄、俊美的外表。外表跟自信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除非用来出卖(美色有时候也是一种生存的资本)
环境类:充足的资源、优美的环境、强大的国家、稳定的内政、和谐的社会。美好和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底蕴类:显赫的身世、崇高的地位、辉煌的历史、曾经的荣耀。过去能够达到的高度或能够取得的成就,现在也一定能够达到或取得(这不一定就是盲目的,因为经验、阅历、技术、人脉等成功因素都是可以被积累下来并被重新使用的)
注:除上述因素外,坚定的信仰或足够的无知也可以使人产生自信的感觉。
信仰是人类对事物的最高认可,它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又或者是两种性质都有;不管是何种性质的信仰,它都可以(从心里面)支持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或工作上的一切,这种推动力,也是自信心的源泉。
无知往往会导致无畏,而无畏,又会使人的性格变得自负,在做事的时候变得盲目、武断和狂妄。

上面讨论的是“人”的自信因素,归结起来其实就两类:一虚(对过去美好的执着和迷恋,不含理智的信仰,因为无知而产生的无畏和自负);一实(有条件、有能力,可以把某件事情做到或做好)

问题的提出:“文化”的自信因素又是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需要自信的“文化”是什么文化?是色情文化吗?还是毒品文化?抑或是历史文化、文学文化、科学文化?或许我们可以从“文化”的定义以及特征中找到答案:
1、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出自新华字典)
2、特指有利于人类文明稳定或进步,对个体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出需求较强和要求较高的部分文化。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的实例可以有好坏之分(出自本文)
概括起来就是:好的文化,脑力劳动(者)参与度较高或较重要的文化——前者跟后者是有交集的,不过我认为在讨论文化自信的时候,只需取前者就可以了,即,我们在讨论文化自信的时候,只需讨论好的文化即可。
注:好的文化的形成或产生,不一定需要倚重脑力劳动(者),比如体育文化、排队文化、节约文化、农业文化、卫生文化等;脑力劳动(者)参与度较高或较重要的文化,也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化,比如赌博文化、骗文化。


好的文化,其自信因素又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从人的自信因素中得到启发:
【一】凝聚的人心。
文化的主体是人群,团结、人心凝聚的人群,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更有信心。
注:可以凝聚人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共同的(理性的)信仰、奋斗目标;公平、稳定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同等或对等的(涉外)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执行标准;外部给予的压力、一致的对手等等。

【二】对文化进行鉴赏的能力。
文化的好坏,强弱,长短,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鉴别、比较而得出的——虽然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具备。一个人,如果连自身文化的优点都看不到,那么又谈何(文化)自信呢?在培养群众的文化鉴赏能力方面,我们的教育、媒体需要做和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注意:下面的内容会比较松散和随意...
观看纪录片是一个快速的,学习和赏析中华文化的渠道,比如:
国宝类:《帝陵》、《故宫》、《故宫100》、《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台北故宫》、《故宫的至宝》(中日合拍)、《我在故宫修文物》
饮食类:《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风味人间》、《老广的味道》、《源味中国》、《味道云南》、《新疆味道》、《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人生一串》、《舌尖上的新年》(电影)、《本草中华》
风土类:《美丽中国》、《美丽西江》、《航拍中国》、《江南》、《魅力四川》、《第三极》、《长白山》、《塔里木河》、《草原:我们的故事》、《神秘的西夏》、《天下妈祖》
工业类:《军工记忆》、《创新中国》、《大国工匠》、《大国重器》、《超级工程》
居家类:《苏园六纪》、《中国古典园林史》(书籍)、《布衣中国》、《锦绣纪》、《中国古建筑》、《家具里的中国》、《本草中国》
历史类:《中国通史》、《丝绸之路》(中日合拍)、《河西走廊》、《望长安》、《大明宫》、《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中日合拍)、《大运河》、《圆明园》、《甲午》、《走向海洋》
文字类:《汉字五千年》、《史说汉字》、《文房四宝》、《中国文房四宝》
艺术类:《百年巨匠》、《京剧》、《昆曲六百年》、《手艺》、《留住手艺》、《玩味京城》、《讲究》、《景德镇》、《手造中国》
生活类:《高考》、《与全世界做生意》、《一带一路》、《人间世》
注: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汉文化,而汉文化的核心则是汉语、汉字和先秦诸子思想。

何以谓之“有文化”?举个例子,一个菜,摆在大伙面前,如果你三扒两拨地吃完,然后丢下一句“好好吃啊”,那么,是谈不上有文化的。但是如果你能够在用餐之前,讲究一下用餐环境、礼仪,然后在用餐过程中再点评一下这个菜的色泽、口感、食材来源和做法,甚至是营养成分、功效或典故,那么,就是“有文化”——系统的知识很重要,它直接代表了一个人的深度,是你对某个文化进行鉴赏的前提。

自信跟自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豪是过去你能够把某件事情做到或做好,而自信则是某件事情摆在你面前,而你又有信心可以把它做到或做好。如果不能从过去留下的底蕴中发掘出有用的东西,那么,自豪(底蕴)就不应该成为自信的因素。

广义上的文化自信大抵就是:好的文化比别人多、比别人强,坏的文化比别人少。

媒体可以是至恶的。各种降低政府公信力的谣言,各种哗众取宠的标题,各种推销外来文化的、带有误导或诱导性质的文章,各种对自身文化的、过度的赞美(或妄自菲薄、自我矮化【比如把中国比喻成兔子】),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疲于思考,倦于应对,撕裂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娱乐圈是很狂妄的,这跟其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影响力有关,各种封神、封圣、封帝、封王、封后——不小心的,还以为是某个封建王朝要复辟了。

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侵蚀是触目惊心的。比如,提起湖南,以往我们想到的会是“湘军不倒中国不亡”,可是如今,就只有湖南卫视和它所捧红的一众“娘炮”了——“娘炮文化”流行的同时又助长了同性恋风气,一时间,校园竟也成了艾滋病的重灾区
无论同性恋者们说得多么动听、高尚,但是该群体(或者说该圈子)总体上来说就是罪恶、野蛮、无知和性混乱的——注意我的每一个用词,介绍从略。
注:“娘炮文化”流行的巅峰期应是在2018年央视播出《开学第一课》之后的前后,其时民间已有“少年娘则中国娘”的说法(改编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们的教育也是有所欠缺的:好宣扬仁义道德而避谈世途险恶、人心叵测;要做君子,却不佩带刀剑(法律也是一种武器);教会了孩子们读书写字,但是在培养其独立思考、审美、明辨是非等能力方面,却鲜有作为。

很是怀念以前的国产动画,它们是那么的质朴、自然和风格多异:
水墨的、木偶的、剪纸的、折纸的...浓淡相宜,粗细有致,温馨感人,益智而有趣——这些都是真正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制作成本太高,或许是因为市场开放得太早,又或许是因为人心变得浮躁了,九十年代以后,好的国产动画作品反而变得比较少见。

文化的灵魂应该是人的思想。不管是小说,动漫,电影,还是电子游戏,其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始终是剧情。以《大鱼海棠》为例,它的中国风很浓郁,画面也足够细腻,甚至连创意也做得很好,很大胆,很有心思,但是在剧情的设定上就真的是一塌糊涂:拖沓、牵强、苍白无力——两年后的《风语咒》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即使加入幽默、煽情、美女、打斗等元素也挽救不了票房,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部生拉硬扯、堆砌出来的作品。
就剧情而言,感觉最好的还是九七版的《小倩》——该片有许多情节、镜头,甚至是创意,都被《千与千寻》借鉴了;《千与千寻》借鉴的片子应该还是挺多的,比如列车上的乘务员,总是看不到头、脸部,应是借鉴于《猫和老鼠》的女管家。

秦始皇陵该不该挖?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可口可乐中找到答案。以目前的技术,没有什么成分是不可以被检测出来的,但是可口可乐公司却偏偏在其配方上大做文章:又是三米高的保险柜、又是分人保管(而且还不能坐同一班飞机)、又是只能凭记忆使用——这给予了消费者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乎,经久不衰。

传统的风水、算命,靠谱吗?我的答案和“因果”一样:部分靠谱,但更多的是唯心化解读和自圆其说。靠谱的部分如下:一个人出生于什么环境、什么时辰,出生时的身体素质如何,都不是由他决定的(主要取决于父母以及医疗条件,也有一定的随机因素【所谓“天意”】);水土、空气、环境等因素对人的健康和发展是有直接影响的。
在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中,受害者们的“命”(由生辰八字及姓名推算得出)是不可能都一样的,但是结局却相同——这点是无法用命理来解析的。用“运”(运气不济)来解析?既然“运”对人的生死祸福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再讨论“命”又有何意义呢?要是再加上环境、个人努力等因素,人生的答案岂不是有无数种可能?看来,我们的讨论又得回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活在当下”上面了...
注:替人算命或看风水都是缺德的,因为这两种行为都会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通俗点来说就是“贴标签”:你说得好,对方可能会暗暗自喜,继而飘飘然,甚至是得意忘形、狂妄自大,最终招致祸患;你说得不好,对方可能会耿耿于怀,继而茶饭不思、自怨自艾,甚至是自暴自弃,乃至预言自证——这就真完了。

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准吗?这么说吧:你要它准,它就能准。历史事件那么多,总有一些是能够套得上书中的那些(模棱两可的)预言的。

有没有通俗易懂一点的,对无神论进行论证的例子?比如这样:
假设张三在北京上了火车,睡了一个晚上之后就到达了上海——哎呦?人还活着,灵魂还在啊:在无意识(睡眠)的情况下,人的灵魂(不管它以何种形式而存在),随着肉体行进了一千多公里(这说明肉体与灵魂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于“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它们不被火车所分离)
既然凡夫肉体都能够影响到人的灵魂,那么凛冽的大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即:人的灵魂,在离开肉体之后,只能受制于自然、混沌于世。

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它的强势在于(宗教)信仰上的高度统一、排外和勇于扩张,再辅以法治精神(注意不是法治模式)和契约精神(由《圣经》中的神与人之间的契约精神衍生而出),所以可以一时持强压天下。
注:西方的宗教,比如犹太教、基督教,其教义中也没有什么颓废(如轮回果报、生而命定等)或自废武功(如不杀生、戒色、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的思想——这是优势。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可以从其地理情况、国民信仰、民族构成、历史和主权等方面入手,下面我们以日本为例来进行分析:

团结极端——地处孤岛,海洋、地质灾害较多,加上民族构成单一,所以抱团取暖的心态强烈,于是团结;团结,再加上笃信本土的神道教、死忠于天皇,容易极端。日本人的团结和极端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比如极度干净的环境,一亿玉碎、千倍复仇的口号...
工匠精神——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资源匮乏,所以在资源的利用上肯定是能省则省、精益求精的,再加上其极端的民族性格(这点和德国有点像,德国也是一个以工匠精神而闻名于世的国家),工匠精神也就由此而来。
注: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的发起国,但是对于战争的态度(反思)却截然相反——我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天皇没有受到审判。

贼性难改——海洋,天然的屏障。偷一把,然后回到岛中享受,岂不美哉?千多年来,这“偷一把”的性格,从未改变(有机会还要在大陆建立基地,以求安身、发展)
寡廉鲜耻——日本人的道德观似乎只作用于集体(主要指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利益),这是由其极端的民族性格决定的:以维护集体尊严、利益为荣,以损害集体尊严、利益为耻——至于行为的具体形式(不论身份地位高低),比如偷盗、抢劫、杀戮、隐瞒、欺诈、贿赂、陷害、恭迎、献媚、鞠躬、道歉、狡辩、卖身、借种,并不重要(我好像把日本人都说成是不择手段、人格分裂的伪装高手甚至是间谍了,呵呵)
注:2015年,恐怖分子绑架并杀害了两名日本人质,日本网友们的反应是“他们为我们的国家添麻烦了”,而人质的父亲更是出面向国民道歉。

男尊女卑——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情况比较严重。
隐忍尚武——隐,隐藏、隐瞒、欺骗;忍,忍受,小不忍则乱大谋。日本人的隐忍,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资源匮乏,机会成本太高,所以隐忍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点从近年来不断被爆出的、长期的造假丑闻中可以看到);其二,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不想影响到集体中的其他人。
注:日本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是很有礼貌的——这也是“隐忍”的其中一种表现(与热情无关,更多的是想达到某种目的,比如:隐藏自己的想法、维护集体的形象)
阴柔悲凄——天气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018年东京的天气情况,数据如下:年平均温度为14~21度,年平均风级为3级,关键字晴、云、雨、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891551496次。由统计数据可知,日本(东京)是一个阴雨天气较多、温度较低、微风拂面的国度,这样的天气,很容易会使人的心情变得压抑。
除却天气,海洋孤岛、地质灾害频发、主权沦丧(有美国驻军)等因素也会使日本人的性格变得悲观,于是乎,文化上的阴柔和悲凄就由此而来了(其实韩国也差不多,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日韩的影视、音乐作品)

封闭狂妄——悲情,极端,所以狂妄。至于封闭,则是由其“万世一系”的天皇信仰所导致的。日本人什么都可以学(只要有利用价值),唯独信仰除外,这是因为天皇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从神武天皇(神话人物)到如今的明仁天皇,历经一百多代人的传承,世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事情吗?没有,孔子的传人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七十多代。为了保持天皇血统的纯正,居然还有近亲结婚这一套,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注:在不少的日本动漫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对血统和传承的崇拜情节;除却天皇信仰,孤岛、悲情等因素也会使日本人变得封闭。


问题:神武天皇在位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宋史》是这样记载的:彦潋第四子号神武天皇,自筑紫宫入居大和州橿原宫,即位元年甲寅,当周僖王时也——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同的,并认为是武断和以讹传讹的结果,理由如下:

1、神武天皇最早被记载于《古事记》,而这本书是公元712年编纂完成并由第40代天皇审定的——它还是日本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记载了早期日本天皇的名字和次第。
《古事记》的成书时间比《旧唐书》(公元945年)、《新唐书》(公元1060年)和《宋史》(公元1345年)都要早,而后三者对日本天皇的记载,则有如下差异:
《旧唐书》:没有提及日本天皇。
《新唐书》:有提及日本(神武)天皇,并罗列了往后数十位天皇的名字和次第。
《宋史》:在新唐书的基础上添加了神武天皇的即位时间(见本问题的开头)
由此观之,这三本书上有关于日本天皇的内容,是一点一点地加进去的。质疑:以唐宋对倭国的态度(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更以天皇为号),他们有可能会去实地考证其天皇的名字和次第吗?如果不会,那么,有关于日本天皇的资料就应该是由其使者带进来的。

2、《宋史》中还真有这样的情节:“......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余事,并本国《职员今》、《王年代纪》各一卷......其《年代纪》所记云:初主号天御中主。次曰天村云尊,其后皆以‘尊’为号......次天彦尊,次炎尊,次彦潋尊,凡二十三世,并都于筑紫日向宫......彦潋第四子号神武天皇,自筑紫宫入居大和州橿原宫,即位元年甲寅,当周僖王时也。次绥靖天皇,次安宁天皇......”。
注:雍熙元年是公元984年,正好是《旧唐书》成书之后,《新唐书》成书之前。
上面的文字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公元984年,有日本僧人来访并带上了本国的《职员今》和《王年代纪》;从其年代纪(相当于现在的历史书)可知,倭国的主人以前不是号天皇的,号“尊”,直到第二十三世,彦潋,他的第四个儿子,才号“神武天皇”。
由此观之,《新唐书》上有关于日本天皇的资料应该是直接取材于《王年代纪》的,而元朝的史官则根据其上的“甲寅”二字,推断(“当...时也”)出“神武天皇应该是和周僖王处于同一时代的”——这很武断(每六十年就会出现一个甲寅年)

3、为什么说“神武天皇应该是和周僖王处于同一时代的”这个推断是武断的?我们可以推算一下(以日方主张的神武天皇在位时间【公元前660~585年】为据):
从第40代天皇(以公元712年为据)到如今的第125代天皇(以公元2019年为据),一共经历了1307年,相差85代,平均每一代天皇的在位时间是15.4年。
从第1代神武天皇(以公元前660年为据)到第40代天皇(以公元712年为据),一共经历了1372年,相差39代,平均每一代天皇的在位时间是35.2年。
由推算结果可知:时间越久远,日本天皇的平均寿命就越长——这是不合逻辑的。
那么,神武天皇究竟在位于何时呢?我们反推一下(以15.4年为一任期):
以第40代天皇为坐标反推:712年减(39代乘以15.4年),得公元111年。
以第125代天皇为坐标反推:2019年减(124代乘以15.4年),得公元109年。
如果“即位元年甲寅”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神武天皇的即位时间应该就是公元114年了(倭国收到汉委奴国王金印之后的数十年)——其时,中国正处于东汉中期。

注:上面的推算是建立在“历史上真有神武天皇其人”这个基础上的,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这号人物吗?如果没有,那么第40代天皇的次第又是从何而来的?

4、《古事记》中的内容,我认为是杜撰的居多。据《隋书》记载,当时的倭人是没有本土文字的:“男女多黥臂点面文身,没水捕鱼。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从这几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信息:第一、他们是没有本土文字的,在汉字传入并被熟练使用之前,各种史料只能靠口口相传,可信性极低;第二、因为敬佛、要研究佛经,所以才开始学习和使用汉字(古事记也是用汉字写的)
问题:上面提及的“于百济求得佛经”是何时呢?
据《古事记》记载,在第15代应神天皇在位(日方主张公元270~310年)期间,百济国王曾遣使到访,并献上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合共十一卷——这是《古事记》中百济献书的唯一记录(不过献的不是佛经,而是儒家经典)
注: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千字文是南北朝的,至少是公元501年以后。
据《日本书纪》记载,佛教公传是发生在钦明天皇在位期间的(日方主张公元539~571年),其时,百济圣王遣使送上了佛像一尊、幡盖若干、经论若干卷——这个事情,应该是真的(隋书有这样的记载),但是实际发生的时间应该会更靠后一些。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明白了两件事情:第一,目前日方主张的、早期日本天皇的在位时间是错的(被严重夸大了);第二,倭人学习和使用汉字,有文献记载的,大约是在公元500年初期,在此之前,他们的史料(各种事件或人物)是不可信的(只能靠结绳记事或口口相传)——干支纪年法这种复杂的东西就更加不用说了。
注:汉字传入倭国的时间应该还是比较早的,比如汉委奴国王金印、货泉青铜币,上面都有汉字,但是这并不代表当时的倭人能够熟练掌握或愿意使用汉字。

5、第40代天皇的次第是怎么产生的?就算我没有文字记载,哪怕是口口相传也不至于把次第搞错吧?结合上面第三和第四点,本人作出以下推测:第一代倭王在位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114年左右,此后不间断,唐高宗李治驾崩(谥号“天皇大帝”)之后,当代倭王也有样学样,号“天皇”并修史书,把第一代倭王称之为“神武天皇”。

6、我们把目光投向日本的考古界,看看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否与本人的推测吻合:
古坟文化研究网址:www.t-net.ne.jp/~keally/kofun.html
注:网址来源于维基词条神武天皇(en.wikipedia.org/wiki/Emperor_Jimmu
公元266~413年,未能找到中国方面的有关于当时日本事件的中文文献——吻合;
公元413~502年,有定期的遣中(国)使;
公元430年,大量的古坟开始建造;
公元471年,日本国统一(根据埼玉县出土的铁剑上的【汉字】铭文)——基本吻合;
公元552年,佛教被介绍到日本(一说公元538年)——吻合。
通过对帝陵的研究,得出早期“天皇”的以下结论:
公元前660~公元前585年,神武天皇,神话(mythological)——吻合;
公元前581~公元70年,主要虚构(largely fiction)——吻合;
公元71~公元200年,可能是真的(might be real)——吻合。

后记:不应把千字文和钟繇(三国)扯上关系,原因有三:其一,误导深远的《王羲之临钟繇千字文》已经被确认为伪帖;其二,宋朝以前,千字文一直都是“集王书”的,从时间和梁书背景上看,可信性更高;其三,《宋史》的取材不够严谨,“梁武得破碑钟繇书”这种说法直接就是取材于数百年前的《玉壶野史》(千字文本无稽【无来由、无范本?】梁武帝得钟繇破碑爱其书命周兴嗣次韵而成之)——跟元人和朝局动荡有关?

————文化自信的第二个因素,对文化进行鉴赏的能力,到此为止————


【三】知己知彼。
我们讨论文化的自信,说白了就是要比其他人强、比其他人好,但是我们要怎样才能够知道自己比其他人强、比其他人好呢?
为什么有人说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又或者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国外的月亮圆不圆,所以才会产生“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种错觉(甚至是愿景)
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不见得,否则就不会有“一出国就爱国”这种说法了。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国外的月亮圆不圆,只有亲身看一看、听一听,才知道(自吹自擂可不是一种务实的态度,亦难服众)
目前我们“走出去”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亲身走出去(成本高受众少),坐飞机、坐火车、坐轮船,一种是通过互联网(成本低受众多)——前者很通畅,后者却很混乱。
为什么很混乱?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要保障国民信息的安全;要保护国民免受有害信息(如黄赌毒恐邪等)的影响;要保护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带有目的性或诱导性的外国媒体太多,而一般群众或涉世未深的学生往往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要和全世界打交道,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得保障。
第三:亲身交流太频繁了,往港澳台、出国,每年的人数都超过一亿人次。

在进入国际互联网的管理方面目前我们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有门,没钥匙——钥匙掌握在各种外国势力手中,有的唾手可得(各种开源项目),有的则要收费(稳定性较高)
为什么不自己打造一把钥匙呢?须知道,这钥匙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和掌握在外人手中,性质可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而且,这样也更便于管理。
注:在申请资格(可以设置特区?)和使用方式上可以做一些限制(降低使用的方便性可以保护本土的互联网企业?)


【四】有条件、有能力,可以把某个文化发展好。
——这里只想谈谈能力,没有硬实力的支撑,条件再好也是难言自信的。
——能力又分很多种,不同的文化,涉及到的领域又各不相同。
再往深一层去想,就是教育的问题了:
各种基础学科的钻研;
各种良好品德的培养;
各种思想经验的分享;
各种身体素质的提高...


文化的自信就谈到这里了,今年有机会的话,我们再详细谈谈教育,谢谢大家。


全文完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气候战争》

《基督教的没落与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