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信续篇——源于教育》

《文化的自信续篇——源于教育》

作者:伍思源

前言: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故教育也应因人而异。

  在我看来,教育是可以分成两种的,一种是知识技能的教育(其过程一般就是从有教无类再到因材施教),另一种是为人处世的教育(世途险恶,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和脾气,更有其认知的局限性)

  有时候你会觉得道理没有什么用,其实想想也该如此,如果道理有用,那么这个世界将会一片和谐:少却战乱、纷扰的同时,亦难以显得安定、喜乐的可贵。
  有时候你会觉得道理还是有点用,毕竟,做人(做事),往往就是差那么一丝、一毫,却能影响到最终结果的成败。

  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这与财富、年龄、健康、学识、地位、人生意义等因素无关,而是因为人一旦闲下来了就很容易会出事:身体会逐渐变差,大脑会胡思乱想(变得敏感、极端),如果再被人唆摆、煽惑一下,自我感慨一番,就走上歧途了。
  有几个闲钱、衣食无忧,最后搞砸了的人见得不少:或是放纵自己把身体给毁了(得了性传染病、醉酒出事、中了毒瘾等等),或是自我膨胀、离经叛道、愤世嫉俗把家人和朋友远离甚至断绝了,或是被骗(一般叫投资)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人总是要上进的(这跟时间有关):自己或身边的人生病了、需要照顾,要用钱;所居住的环境会越来越旧、越来越脏,邻居们的素质也会越来越差(条件好的会搬走,而租户又不一定会有公德心);物价会上涨,想让孩子上个好点的学校,或者找个好点的地方玩玩、吃得好一点,都需要钱,可你兜里的钱却在贬值...
  金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对金钱的追求,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

  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占据大多数的,但是风气却不一定好。首先,它不是一个“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问题,而是“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问题(见《一点人心》一文);其次,道德,它本身是一个主观相对和不可量化的概念(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可能都不一样,会产生心理落差);然后,人们对法律、法治的期望会比较高(亦容易产生心理落差);最后,即使是好人,从本能上讲,他首先也是自利的。
  注:舆论对社会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影响,负面的消息、情绪容易被放大。

  可信和可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信跟人品、道德修养有关系,可靠跟能力、实力有关系:可信的人不一定可靠。有些人他人品没有问题,但是经营不善(或是被人骗了、或是方向错了、或是资金经验能力不足等等),就变得不可靠了——要坏事的。

  人的欲望可以是无限大的,庆幸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我们懂得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了如何爱护身边的人,懂得了发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姑且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吧:第一部分谈谈知识技能教育的问题,第二部分分享一下生活上的经验,零零碎碎、唠唠叨叨...




负一至六岁

  这个阶段可以说的有几点:
  一、远离各种非自然的辐射。如高压线、手机、喇叭(线圈较大)、电脑主机(电源线圈)、无线路由、医疗设备等产生的电磁、电离辐射。
  注:理论上,所有的合格的电子产品,在上市之前都是要满足一定的安全标准的,问题是,你能否正确地使用它们?比如保持足够的距离、足够的金属遮盖。

  二、远离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非天然的食材中往往含有各种化学添加剂(染色的、防腐的、调味的等等);空气中可以有细颗粒物(易附着化学盐、重金属等),又或是甲醛、苯等化学物质(主要由新的装修、家具、玩具、打印机、化妆品等长期释放)
  注:非自然的辐射、有害的化学物质,可以致畸、致癌(尤其是儿童白血病)

  三、充足的陪伴。人生没有多少年是可以和孩子如此亲近的;陪伴(陪睡),可以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机会教育孩子,亦能为孩子带来充足的安全感。
  注:有时候你会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我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包括曾经的自己)会奔波于两座城市(早早的起床,晚晚的回来),只为多陪伴一下家人。

  四、玩,经常的出去玩耍、放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没有必要的:年纪小,接受能力差,泯灭个性、徒添压力的同时,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得好也不必高兴,因为真正上学了会没有紧张感、容易懈怠,最终也还是要掉队的)
  注一:本人的实际经验也是如此(也就开学的头几个星期难受点,晚上要辅导,几个星期之后就适应了,成绩还不差)
  注二:要想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首先是要自己多赚钱——这是本人在观察了许许多多同学的人生轨迹之后深刻地发现的(不是说读书没用,读书很有用【尤其对穷苦家庭的孩子而言,性价比可以相当高】,而是说,在这个阶段就开始折腾,毫无意义,读书,关键是靠后面的努力)
  注三:尽量保持孩子的天性——这点应该是贯穿整个童年的。

  五、义务教育应该延伸至幼儿园。对家庭而言,可以减少很多费用(有利于解决人口老化的问题);对经济而言,孩子的费用少了,才敢消费;对社会而言,老师帮政府打工是打工,帮私人老板打工也是打工,不影响社会就业;对师生而言,老师工作稳定了,对孩子们的关爱自然会更多一些(起码不用冲任务、卖课程,又或是宠溺孩子讨好家长)
  注:如果经费有问题,可以适当收取,给私人老板是给,给公立单位也是给,但是从业人员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往往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后记: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但是学前教育,不应该强制。每个小孩的发育情况、自理能力、对家庭的依赖等可能都不一样,故这里只需强调学前教育要以公办为主即可——具体的公立学校比例,应不低于70%(综合参考了全球众多国家,偏低会影响生育率)





小学初中阶段

  要先说几个故事:
  第一个:某市的一所老牌公立小学,因为某些楼盘的需要,开了新校区。新校区呢,入学子弟自然是非富即贵了,家长们啊,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人,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所以就想尽了一切办法送钱、送礼。老师们呢,或是为了孝敬领导(毕竟现在不是铁饭碗了),或是为了自己,也都照收不误,后来啊,教学风气、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名气也就越来越臭了,最后,富人们又只得把孩子们往私立(民办)学校里面送。

  第二个:某市要搞一所“公助民办”的小学(贵族学校来的,不过投资方是谁却一直讳莫如深),于是就批了不少地,然后又从公立学校里面调派了不少有事业编制的老师,风风火火,凑成一台,最后也就是成事了。
  成事之后呢,资本的獠牙也就露出来了,老师嘛,当然也就惨了:高压的销售任务(推销保险、推销兴趣班、推销书刊等等)、各种与教育无关的工作(接待活动、生活纪律、带队吃饭、收取费用等等)、各种克扣(工资、绩效、补贴、假期、加班费等等)
  后来就闹翻了,老师们到处诉苦(有编制,不怕被解雇),最后才得以回公立学校。
  注:后来该学校聘请了生活老师,老师们的薪资也上去了,私底下还可以开班,故而又吸引了不少公立学校的老师下海(相应地,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变差了)

  第三个:某市的另一所“公助民办”小学搞得很好(当然收费也是很贵的),于是要扩招了,要弄分校区,不过在招生时却出了篓子。在征地时,他们跟群众说,这是要办公立学校的,那么群众自然是满心欢喜的交地啦,不过到了招生时却以民办的性质进行。
  群众当然不干了,于是嘛,又闹翻了,最后连带原来民办的也改成公办。

  第四个:某市的一所公办学校(私有化运作)要吞并另一所公办学校(为获得师资和财政拨款),把生意做大、做强,于是上演了各种软磨硬泡、逐个击破、欺上瞒下,让老师们放弃编制加入该学校,可是老师们也不是傻瓜啊,于是又东窗事发了...


  为什么说,教育和医疗的市场化(各种形式用人的合同制、各种资本的引入)对于民生来说是一场灾难?
  对于老师来说:你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可以有什么样的利益勾当。作为一名打工仔,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事业编制,以此,才能静下心来,教育、服务好人民子弟。
  注:你可能会觉得,有编制了,会有懈怠,但是本人这辈子所接触到的老师,绝大部分还是兢兢业业的,退一步说,真有懈怠了,那么也是可以通过考核来做激励啊。
  对于大部分上不起贵族学校的学生来说:你将得不到好的教学资源。好的老师,要么年纪大了,竞聘(考试)不过新的老师,要么不愿意同流合污而被刷了下来,要么有好的单位抛出橄榄枝而远走高飞,要么眼红于私立学校的收入、生源而得过且过...
  对于小部分有钱的学生来说:你的成绩可能会被提高(影响其实不大,后面再述),但是往往要寄宿(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教育),要面对海量的作业(老师们伺候着,时间也多的是,为了业绩,可不会管学生的压力)、泯灭个性,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起码乐得安静,还能多认识几个有钱人。
  对于家长来说:要想孩子获得好点的教育资源,只能多掏钱(有的家庭,可能一年的收入就没了),接送还不一定方便,甚至要和孩子分开。


  回到主题: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就不应该存在。原因有三个:
  第一:这是一个路线的问题。资本会吸引优秀的老师(甚至原来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加盟到私立学校——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公。如果我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好的东西,价高者得,这很合理(现实是,他们会挪用公立学校的教师资源去私立学校赚钱,美其名曰“公助民办”),但我们国家不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要向资本致敬的(金钱至上),而是要向国家、社会致敬的(有人文的情怀)
  注:当前,美国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数据来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这一比例是远低于我国的(见《教育部:民办学校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占比超三分之一》2021年5月17日)——在教育方面,我国比资本主义国家更资本主义,这样又怎能留住人才、人心呢?
  How many students will attend school in fall 2020?
  About 56.4 million students are projected to attend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source).
  50.7 million students in public schools
  5.7 million students in private schools


  第二:私立学校的存在,并不会明显地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成绩及后个体的成就。
  可是我看那些私立学校的升优率都还不错啊?它是有原因的:
  私立学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往往会先经过筛选、考试并择优录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会被劝退;家长们往往还都是有钱人(受教育的程度一般也比较高),晚上或周末都有更多的时间、金钱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和监督中去。
  注:这方面的研究国内一片空白,所以我只能翻阅一些国外的资料以作佐证:
  《The Manufactured Crisis: Myths, Fraud, and the Attack on America's Public Schools》David Charles Berliner, Bruce J. Biddle 1995
  《The Charter School Dust-Up: Examining the Evidence on Enrollment and Achievement》Martin Carnoy, Rebecca Jacobsen, Lawrence Mishel, Richard Rothstein 2005(特许学校是免费的,由政府财政拨款,私人经营)
  《Comparing Private Schools and Public Schools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H Braun, F Jenkins, W Grigg 2006(某些统计特征调整之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成绩差异将不再明显——某些课目,公立学校的表现甚至会更好)
  《Research Comparing Charter Schools and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Christie Blazer 2010
  《Does Attendance in Private Schools Predict Student Outcomes at Age 15? 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Robert C. Pianta, Arya Ansari 2018


  第三:私立学校的存在,会降低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
  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主要是靠两点:天赋和自律(合理强度的阅读和练习)——与老师的关系其实不大,好的老师,最多也就指导一下方向、监督强一些(关键);可能一些经常让孩子上培训班、请私教的家长,会有更深的体会。
  注:有些人,读书不是很勤奋,但是成绩却很好(效率和理解能力都十分高强),靠的就是天赋——此所以保护好孩子天性的重要原因。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越是需要创造力的时候,天赋的重要性就会显得越加突出。
  但是学坏容易学好难——收入的落差,生源素质的落差,学风的落差,这些都会影响公立学校教师的积极性,这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变得越来越差。


  回到公立学校:要让所有的老师都有事业编制,是不现实的。区域生源减少了怎么办?课目或教学安排有所调整怎么办?多出来的老师一起吃空饷?
  审慎地投放事业编制是一个办法:这会增加有编制老师的工作量(当然,收入也应该相对提高)。真忙不过来了怎么办?聘请代课老师也是一种办法,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据本人了解,日本也是这么做的,代课老师一般是“非常勤”的,没有公务员编制)
  注一:代课老师的稳定性没有那么高(在日本甚至连办公桌都没有),但是待遇和有编制的老师不应该差太多。
  注二:有编制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70%。

  轮岗是一种办法:某个学校的事业编制老师,是从外地调派过来轮岗的(类似于驻村干部),需求多一些,就多调一些,不需要了,就返回原单位。轮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好的老师不会固定在一个学校,其它学校的孩子也有机会获得他的服务,更公平一些。
  注:轮岗要解决好住房、交通(通勤)、补贴等问题,甚至是子女上学的问题。
  分流也是一种办法:跨学(市)区的分流(该补贴的补贴,该安排子女上学的安排子女上学);跨事业单位的分流(事业单位那么多,总有空编的时候——在专业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也是一个选项,比如调去做幼儿园老师)
  注:如果觉得不够公平,怕被分流到某个旮旯、永不翻身去了,可以统一抽签,又或者是走轮岗制。
  调整学区的大小也是一种办法。
  缩编也是一种办法:有老师退休了、辞职了,不再招人,减少编制。

  总的来说,要解决老师的事业编制问题,办法还是有很多的,关键是肯不肯(投入)、愿不愿意去改变。大致原则是这样子的:主要授课老师要有事业编制,不用苟且于各种人事关系;每个孩子都应该就近入学,而且,他们所获得的教学资源,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因考试的成绩、家庭的收入、房子的新旧、离市区的远近而受影响。

  
后记:私立学校的存在,能够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吗?
  作用有限。因为私立学校的学费一般是比较贵的,真有这钱了,还不如直接买一个或供一个学区房(哪怕是远一点的、旧的),然后(把户籍迁过来)上公立学校?查了一下最新的义务教育法,对就近入学原则,已经把房、户等因素的影响降得比较低了。
  追捧私立学校的家长,一般是冲着师资、朋友圈去的,也有的是自己接送不方便,还有一部分是不想放弃原户籍的利益。

  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大,都就近入学的话,会给现有公立学校的教学资源的安排带来较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要缓解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不影响现有教学资源安排的情况下,允许公立学校存在一定数量的借读生(挤一挤),供农民工子女插班就读——这个现在已经在做(根据社保证明、居住证等材料进行申请),由当地教育局统筹、收(借读)费。
  第二,上面的方法,吸纳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所以还应该建立一些跨学区的、特殊的公立学校,主要供农民工子女入读——这应该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方法(与私立学校相比,所差别的,可能只是出资方、运营方不同)
  这些学校应该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至于场地,甚至可以更灵活一些(比如租用一些商住楼,又或者是体育馆、图书馆、少年宫、党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有单位,操作上类似于一些培训机构)


  接下来要说的是英语。
  英语在本人看来是一种工具语言(没什么艺术性),所以学好英语是很重要的:中国要融入世界,自己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产品、商品,都需要用到英语。
  但是英语什么时候开始学,学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学问。花费时间多了,会影响到专业课程,花费时间少了,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小孩现在的英语是从一年级开始学的,我觉得这样不好:从理性上讲,他经常会把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搞混(虽然二年级及以内的英语不纳入考试),从感性上讲,我们的教育部门就这么担心祖国的花朵将来当不好他国的二等公民吗?
  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英语是在五年级才开始学的,可是这并不影响本人过英语四级考试啊(有的同学还过了六级,英语专业的甚至拿到了八级),所以我想,我们的英语是否可以在高一点的年级才开始接触和学习呢?
  英语很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要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地步。



  接下来要说的是应试(分数)教育。
  应试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各种词汇技巧,都需要经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测验才能了然于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分数是最能体现付出与回报的工具;祖国的花朵也是需要给点压力才能茁壮成长的,没有压力的孩子,长大了反而不经打击。


  接下来要说的是体育。
  射箭(弓箭),应该纳入学生的体育课程。原因有二:其一,国防教育(尚武精神),目前主要是以军训的形式进行的——这是不够的,必须得找到一种方便和可持续的方法辅助;其二,君子六艺,其中的御(骑马)和射(射箭),都是必修课,以御外敌。
  注一:之所以是射箭,而不是真枪实弹(高等学历的军训需要这个),这涉及到安全、成本和便捷性等问题。
  注二:西方国家很多都是可以持枪的,这也是维系尚武精神的一种方法(骑士精神、牛仔精神的延续?);东方国家,暂时只见到日本有类似的做法(体育必修武道课)


  接下来要说的是少年宫和图书馆。
  少年宫应该是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地方,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孩子们休憩、跨学区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的地方——单纯地安排一些培训班是不够的,还要常规性地多举办、组织一些活动和比赛;
  图书馆是一个沉淀心灵和提升能力的地方,然而,我国的图书馆数量终究还是太少:一个城市,一般就一个大点的公立图书馆...


  接下来要说的是疫苗。
  现代生活的节奏很快,所以流窜、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病毒其实是很多的:去公众泳池游个泳、去连锁酒店住一宿(用了公用的洗漱用品)、去泡个温泉或者蒸个桑拿,都可能感染HPV病毒(都有真实案例);年轻人爱美,纹个身,甚至打个耳洞,就可能感染了HIV病毒(新闻报道的)——这些病毒的疫苗,应该纳入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保健计划。
  注:打耳洞最好还是去医院;HIV疫苗目前还没有面世,而感染途径也不限于上面所述的情况(或是一时侥幸,或是被性侵——说的是同性恋!)


  接下来要说的是教材。
  教材的编辑,有几个原则是需要遵守的:
  第一,避免创新。基础性的东西,是不需要改变的,你还不会走路,就能跑步了?以前的英雄事迹,现在就会过时?过去的问题,将来就不可能会再出现?现有的方法,就不能达到目的?非要折腾一下才好?要知道,新的事物,本身就是不成熟的、有风险的。
  第二,循序渐进。现在的小学教材,难度已经比得上我们以前初中了,我们以前是初中才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现在是五年级就开始学了——这不是什么好事,人种还是那个人种,没有突然的进化,只会苦了师生。
  第三,潜移默化。语文课文现在的排版是模板式的,比如说要宣扬爱国主义,就整个单元的列举相关事迹;要学生了解古代的文化,就把四大名著凑到一起。这样的排版是没有灵性的,太过刻意。陶冶情操是需要过程的...
  第四,赏心悦目。内容要独立、平实,用图要淳朴、自然,图文的比例要适中。


  最后要说的是教育去行政化。
  好像什么单位都喜欢插一腿教育,插就插嘛,还非要让家长们摆拍、操作,然后由老师整理、上传(提交),实在是耗费时间——老师们平时已经够忙了,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行政任务,如有必要,何不每周预留一两节课来专门学习这些东西呢?





中等、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脱产部分)

  职业教育对比起普通高中的优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一般不会很高深),可以快速地应用到工作中去;往往会更早地接触和适应社会,也更早地懂得人情冷暖。
  职业教育对比起普通高中的劣势:知识没有普通高中(及后的本科、研究生)那么系统化和理论化,故而可塑性没有那么强,继续深造和提升的机会不大;有时候,学历也是一个求职、就业的门槛。

  从需求上讲,这个社会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去读普通高中(及后的本科、研究生),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往往不被重视,故而会给人一种混日子的感觉。
  自我的激励和上进是非常重要的:见过很多同学、朋友、同事,虽然没有上普通高中,没有上大学本科,但是依然能够过得很好。或是掌握了某项技能,然后自己组队做包工头;或是熟悉了某个行业,然后创业并且成功;或是离开学校之后,继续自我学习,除了得到公司的重用之外,还能身兼数职。
  注一:上了普通高中,读了大学,然后在社会上混得差的人也见得很多(或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大的平台,或是眼高手低不肯努力,或是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注二:创业,除了资金之外,经验和人脉都非常重要。一个行业,不待个三五年,是摸不透的(市场如何、销售方法如何、供应如何、成本如何、技术难点如何、管理方法如何、资金运转如何、潜在风险如何、发展潜力如何等等,都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劝人投资或创业的人,和骗子无异);而人脉,往往又和人品、处事方式等有关(后面再述)


  职业教育阶段,要说的有三点:
  一、 文化课(语数英史)的老师,要有事业编制。
  文化课是育人的,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与学生相处、交流,故而聘请流动性大、功利心重的社会人员执教并不合适。
  注:职业教育的文化课一般是没有历史课的——这是不够的。不读历史,不知兴衰,不懂荣辱,自然也就不知进取、不思家国了(同时亦会容易令人变得浮躁)

  二、图书馆和实验室的使用率,必须纳入领导、老师的考核指标。
  怎么纳入?藏书多不多(是否与开设专业对口),实验器材够不够(是否与时俱进),这是领导的事;教学大纲有没有充分安排使用这些器材,这是老师的事,如此,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如有必要,可以把相关项目也纳入学生的考核指标)
  注:使用率可以根据学生的借阅情况、进入次数、使用时长等因素计算(如有必要,相关系统应该全市联网外加算法限制以防止作弊)

  三、不同的职业、技能,应该归类并创办一批核心的期刊。
  这是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内容可以由相关专业的老师、学生,甚至是已工作的毕业生发表,或是学习总结、或是工作心得、或是最前沿的资讯等等。
  注一:主办单位应该还是教育部门,各种统筹、协调、审稿、发行,否则难以保证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期刊,给钱就能发的那种,毫无意义)
  注二:审稿人要是随机的,且必须加入盲审环节,否则会成为利益输送的工具。
  注三:这些期刊,应该硬性纳入相关专业学校(含其它开设类似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藏书。




普通高中阶段

  普通高中(及后的本科、研究生)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所以这些阶段更应该只允许公办学校的存在。
  注:公办并不代表就不需要收费(关键是教师要有编制),而教育资源也无需再搞平均主义了——毕竟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

  读书,往往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专心致志,这容易使人的性格变得单纯和封闭,故而读书人出来工作,最好还是找个大点的平台(尤其是对私企而言)
  注:原因有两个,第一,你会少却很多无甚得益的勾心斗角或是非;第二,更稳定,发展的机会会更多、更大,眼界会更开阔(平台首先要比学历、能力重要——当然,如果你是出类拔萃的哪种人才,又或者是本身性格比较开朗、父荫绵厚的,就另当别论)

  要学会减压。读书,绝对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家庭环境、为人处世、个人努力等因素对人生的影响也是十分之大的。

  填报志愿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比如家乡的经济结构(很多人毕业了,一下子找不到工作,最终也还是要回老家),家庭的背景及经济能力,个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应用于什么行业)等等。
  注:很多专业,你光看它的名字,是不知道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的(尤其是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而言),比如什么光电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精算学、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等等,望文生义,然后报读,可能会不如人意——此所以开展专业选择辅导的必要性。


  ------ 写在上大学之前 ------
  大学和高中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就生活而言,大学是放养式的(老师甚少会过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这要求学生们要有较强的自律性,否则可能会毕不了业(肄业),甚至退学(本人就有一位同学,因为经常玩游戏、逃课,最终导致挂科过多,退学了)
  注:大学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之外,往往还有科研、社会任务,可谓分身乏术。
  就课程而言,大学丰富很多。有与专业相关的(又分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等),有与专业无关或相关性不大的(如一些任选课、限选课)——这可能会令人迷惘,大学究竟是学什么的?究其原因,还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注:毕业多年后,再回顾当年的课程表,发现,每一门课都是有它的存在意义的。
  就人生目标而言,大学可谓充满想象,而高中往往只有一个:高考。




高等教育阶段

  其实就能力提升而言,大学(本科)只能算中等水平。
  以理工科为例,大一大二学的基本上是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公共课程居多,各种数学、计算机知识、物理知识、英语等等);到了大三,专业课程稍微多一点,但也仅仅是停留在数学符号、公式的层面;大四,课程不多,很多人都忙于找地方实习、工作了。
  注:话虽如此,不过如果日后工作能够用得上的话,那么也还是很不错的,毕竟,理论知识往往是(全局)解决问题的关键。
  真要提升一下专业的能力、学到点东西,要下苦功才行:多和老师接触,多往实验室、图书馆里面跑,多尝试一下做点项目(一般这是研究生才干的了)

  回顾大学四年的时光,可谓获益良多(虽然毕业之后没有从事相关的行业):有很多理论知识会涉及,闲暇的时候既可以在湖边思考思考人生,又可以参加各种社团的活动,抑或是做做兼职...


  关于期刊:
  第一,职业教育的期刊,专业相关的话,需要纳入图书馆的藏书,也可以作为相关课程的辅助工具,让学生自行购买——增长见闻,对专业知识的提高很有帮助。
  第二,不同领域的理论、专业,应该归类并创办一批核心的期刊。
  这是提高理论、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内容可以由相关专业的老师、研究生、学生,甚至是已工作的毕业生发表,或是研究成果、或是理论应用实例、或是最前沿的资讯等。
  注一:主办单位应该还是教育部门,各种统筹、协调、审稿、发行,否则难以保证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业内也有各种各样的期刊,认识人、名气大就能发的那种,意义不大)
  注二:审稿人要是随机的,且必须加入盲审环节,否则会成为利益输送的工具。
  注三:这些期刊,应该硬性纳入相关专业学校的图书馆藏书。


  关于老师的编制:
  大学老师是要有事业编制的,这里要特地强调一下,因为教育行业有它的特殊性。
  其一,正常人,读完博士差不多要三十岁,短聘几年,下岗了(如什么“非升即走”),直接就会步入中年危机——半辈子在校园的人,他很难再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就算找到,所学的知识极有可能也会再无用武之地,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其二,科研、论文,这些东西,少有产出。很多人一辈子就研究一个方向(甚至课题),各种理论知识又都是前人留下来的,自己折腾(假设经费充足),短期内又有多少新东西可以发现、发表呢?硬要考核论文的数量,那就只能滥竽充数,花钱、托关系了。
  其三,搞科研是需要长期静下心来才会有所成就的——这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不用应付各种人际关系。
  注:不客气地说,基础科学的发展其实已经停滞很多年了,现在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应用、材料或工艺层面上的创新。


  关于老师的任务:
  毕业多年后,再和以前的大学老师一起吃饭,谈及教书育人、科研的事,有一句话颇有感触:我也想(像今天这样)和学生们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可是我现在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问及原因,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行政)任务和(考核)指标。再问,不应付不行吗?他笑说也要吃饭啊,自己又不懂抱个大腿,搞点项目(可以弄经费)
  老师要应付什么样的任务和指标我没有细问,但是我想,大学应该还是以教学、科研为主的:老师,你就让他们专心搞好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社会服务就是了,其它的事情(各种行政任务),都不要让他们管也不要兼任。
  注一:我想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了,怎么办?那就放下教鞭,离开实验室吧。
  注二:行政工作不重要吗?不是的,只是说,专业人做专业事,沉醉于知识海洋、科研任务中的人,他很难再分心于其它事情、做到两者兼顾。


  关于科研:
  有些导师热衷于搞项目(横向的、翻新的、重复的等等),为什么?因为项目有了,钱就有了,手下的研究生也都是现成的,于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分钱了(劳务费),还可以进行各种套现、克扣、挪用、造假、虚报——这些都会影响教研的风气和质量。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让科研人员的报酬与经费金额脱钩;然后还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和审计。
  注:报酬与经费金额脱钩了(也就是不按提成算报酬了),又该如何分配?
  对科研人员(导师及研究生)实行年薪制是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有几个好处:
  一、 导师(不管是指导,还是直接参与)有了报酬,心态会平衡一些。
  二、 项目多、经费有结余的时候,可以形成科研经费的蓄水池,在项目少的时候,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实验耗材、差旅费、版面费等等)
  三、 可以给研究生多一份保障——这不占用国家资金,还可以对冲一部分的学费。
  四、 可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项目完成了,绩效就有了)

  这样做会不会降低大学科研的水平?我认为是不会的:
  首先,热爱科研的人,一般不会太看重钱(他真有能力,完全可以弄一个企业去操作,不需要在经费上动手脚)——这也是给予事业编制的重要性。
  其次,大学的科研,很多都是意义不大的,真要想研究出点什么成果,必须得到单位、企业(比如一些研究生工作站)中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最后,少却逐利性,大家反而会更加专心于学术。

  补充说明:大学的科研,很多都是意义不大的——这点我的老师也是认同的,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学的科研不重要。另一位老师就曾经参与过一个国家级的项目——这种纵向的项目,作用很大,但是能遇上的机会极少(一辈子就那么一次了)


  关于研究生:
  研究生...碰到好的导师,可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可以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大有裨益;碰到一般的导师,给他个课题,就一边玩去了;碰到不好的导师,经费没有不说,人往往还找不着,关系差的,搞不好还会影响毕业。
  ——在挑选导师这件事情上,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多分析该导师的能力、条件、作品以及风评等因素。万一碰到了一般或差劲的导师,就只能自强不息了。
  ——在招选研究生这件事情上,导师们要多加考虑,如果自己条件较差,没有时间、经费,就不要招生了。


  关于社团:
  大学里面可以有很多种社团,这些社团,一定程度地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话,学校方面最好能够提供多一点支持,如自由度、场地、资金等。


  有次见老师在捣鼓一个震动设备,好像是要分析一些信号数据,问是什么回事?他说一个企业请求协助的(针式打印机的打印力度问题),然后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搞不懂为什么要用针式的打印机。学生答曰:开发票用的...哈哈




  待续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气候战争》

《基督教的没落与堕落》